转型风险 |
原物料供应 |
- 天灾导致采购、运输成本上升。
- 生产延误或停产导致产能、营收与订单的损失。
|
- 在地供应链的建立。
- 开发新供货商、新物料,避免单一厂商的断货风险。
- 常态性原物料增加安全库存,并且透过工程改善提高利用率及降低报废率。
|
一般环境法规 |
- 环保法规趋严,增加运作成本。
- 违反相关法令停工,导致出货延迟。
- 废弃物处理市场紧缩,具资格处理商处理当量有限,因此处理成本将增加。
|
- 强化管理措施,积极配合主管机关环保相关要求。
- 增加废弃回收率,减少对环境冲击同时增加公司获利。
|
碳排放、碳税 |
- 能源税:如开征时会增加公司的营运支出。
- 碳费:
台湾「气候变迁因应法」开征碳费,造成营运成本增加设置减碳设备,造成营运成本增加。
|
- 关注法规动向,建立因应对策,以满足法规需求
- 透过设备改善及更新,提升能源效率,减少碳的排放
- 设定减碳目标,持续评估、规划碳权抵换策略,朝碳中和迈进
|
再生能源相关 |
- 电价逐年上涨,取得能源成本增加。
- 使用绿电后成本较一般用电高。
|
-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
- 多方寻求再生能源供货商。
|
客户需求转变 |
因全球或地区性的市场信息不确定性,特别是与气候变迁议题相关,难以掌握未来产品或客户需求。
|
了解市场及客户需求发展低碳产品新产品开发。 |
能源供应不稳定 |
- 因天候变迁导致发电厂供电不稳定造成停产、降载的营收损失。
- 因交期延迟导致赶工的加班成本。
- 因使用替代性能源导致的成本上升。
|
- 如遇供电不稳定时调整生产安排。
- 规划推动 ISO50001 系统运作,强化能源管理。
|
市场需求转变/产业创新技术 |
客户会因为公司未达成减碳标准或其他法规规定,而减少订单,必要时可能被要求支付额外税金。
|
开发符合低碳要求的绿色物料及建置低碳供应链,同时列入工程项目。 |
实体风险 |
极端天气事件增强 |
极端降雨或干旱事件,可能造成能源异常、厂房及设备损失与供应链中断,导致生产延迟甚至营运中断。
|
- 节约用水的投资/节省产线用水。
- 集团有两个研发中心,较不被影响,至于总部位于新竹科学园区地势较高之处,极端天的的影响将仅影响进出货的时程,无锡亦同。
|
详情内容请参阅2023年永续报告书
|